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免费欢看自慰喷水www久久久,日韩精品无码a视频免费专区,日韩免费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器

常州勵岸寶機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首頁>新聞中心>行業(yè)資訊

鋰電池100問答

 

1、在三元正極材料的檢測方面,我想知道主含量鎳鈷錳的可采用什么檢測手段,其檢測原理又是什么?

以用重量法測鎳,電位滴定測鈷(除錳),改變條件,用鈷電位儀可以滴定鈷錳的總量,在溶液中加入能讓三價錳穩(wěn)定的草酸或焦磷酸;至于滴錳,有國標法可以借鑒,用電位滴定的,GBT-1506-2002。另外有篇文獻的《化學分析法測定Li1-x-yCoxMnyO2中的鎳、鈷、錳含量》,《電位滴定法測定復雜鈷鎳錳物料中鈷、鎳、錳的研究》。

還有有的人認為這個用ICP-AES,ICP-AAS或者ICPMS檢測比較簡單,其實不然,由于三元材料的中的NiCo,Mn含量是很高的,用ICP檢測時需要將其無限的稀釋之后才能檢測,根本就達不到精度,偏差很大的。

        

2、能否比較客觀的分析一下鋰離子電池的發(fā)展前景

鋰離子電池現(xiàn)在的應用市場和應用范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也都熱火朝天的在做很多方便的研究。但是中國的鋰電池工藝技術遠落后于現(xiàn)在的日本和韓國,不僅僅是在電池的制造技術上,還是在基礎研究上。我個人覺得,對于鋰電池今后應該是朝著更加安全,容量更加高,和整體開發(fā)運用上去發(fā)展(包括電芯制造技術,電池管理系統(tǒng)和電池運用技術)。前景是無容置疑的!我個人覺得在今后至少20年的時間內還不會有其他的能源出來取代其強勢發(fā)展地位!

 

3、對鎳錳酸鋰發(fā)展前景怎么看,目前有該產品的廠家國內有哪些呢?

尖晶石型鎳錳酸鋰是在尖晶石型錳酸鋰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與錳酸鋰一樣是具有三維鋰離子通道的正極材料,可逆容量為146.7mAh/g,與錳酸鋰的差不多,但電壓平臺為4.7V左右,比錳酸鋰的4V電壓平臺要高出15%以上,且高溫下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也比原有的錳酸鋰有了質的提升。鎳錳酸鋰是正在開發(fā)中的具有誘人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與鈷酸鋰正極材料相比,其輸出電壓高、成本低、環(huán)境友好;與錳酸鋰正極材料相比,其在高溫循環(huán)下的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與磷酸亞鐵鋰正極材料相比,其制備工藝簡單,生產的批次穩(wěn)定性好,特別是在與鈦酸鋰負極相匹配時,磷酸亞鐵鋰-鈦酸鋰單體電池僅有1.9V輸出電壓,而鎳錳酸鋰-鈦酸鋰單體電池輸出電壓可高達3.2V,優(yōu)勢非常明顯。目前,一般認為鎳錳酸鋰主要應解決其生產中的規(guī)模化制備問題及應用中的高電位電解液耐受性問題。如能順利解決上述問題,則這種具有4.7V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必將成為未來大型、長壽命、高安全鋰電產品選正極材料。但是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實質意義上的正式生產。一方面,鎳錳酸鋰屬于三種金屬元素(鋰、鎳、錳)的復合氧化物,在合成上用常規(guī)方法難以實現(xiàn)各原料成分的均勻混合;另一方面,對于這種電壓平臺達4.7V,充電截止電壓達5.2V的高電位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特別是其在實用電池體系中的電化學特性方面的認識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如果要實現(xiàn)其產業(yè)化的話預計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

 

4、國內哪個所,哪所高校對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做的比較多,尤其是在產業(yè)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的。

         負極材料方面:國內高校及研究院研究者中為有名的是陳立泉院士課題組正極材料:中南大學的胡國榮教授研究的高壓實鈷酸鋰(在湖南瑞祥已經商業(yè)化),高性能三元材料,現(xiàn)在正在研究二元材料,已經取得了研究突破。
電子部第十八研究所(天津電源研究所),天津力神的強有力后盾支持者。
中科院化學所的隔膜生產研究,2007年11月成功建成并投產了一條年產聚丙烯微孔膜600萬平方米的生產線。其他的還有很多的,有興趣的話自己可以上網搜索。

 

5、問一個問題,我做的石墨負極材料,剛涂布到銅箔上時是灰色的,但是當石墨嵌滿鋰時我剛將其解剖開是金黃色的,在空氣中放一會變成了黑色。有一節(jié)電池循環(huán)性能不好,在其嵌滿鋰時我將其解剖開,發(fā)現(xiàn)在石墨表面大量析氣,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白色的泡沫狀產物,我發(fā)帖子跟他們討論說是石墨的嵌鋰化合物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鋰,我現(xiàn)在迷茫的就是這幾個顏色不同的到底是什么物質,是怎樣形成的?

石墨負極材料,即電池在滿充電狀態(tài)下,表現(xiàn)正常的就是金黃色的,這的石墨嵌入鋰離子后形成LiC6的顏色顯現(xiàn)。電池循環(huán)性能不好,嵌滿鋰時我將其解剖開,發(fā)現(xiàn)在石墨表析氣冒泡,這里有兩個問題存在,一個就是你是負極材料本身有問題,再者就是電池的正負極容量不匹配造成了電池在循環(huán)過程中在負極表層析鋰,遇空氣之后鋰與空氣反而引起的。白色的泡沫狀產物一般為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的混合物,碳酸鋰占多數。

那為什么負極會從灰色變?yōu)楹谏兀堪咨目赡苁沁^充后鋰沉積后與空氣的產物,那黑色呢,為什么循環(huán)后取出來會是黑色的?

是兩種不同物質接觸空氣的結果,循環(huán)后的是鋰接觸控制造成的,一種的LiC6接觸空氣反應造成的。

 

6、有一個問題想請教,現(xiàn)在商品化的鋰離子電池都是要求隔膜有自關閉的屬性,那么如果用一種耐熱性足夠高(Tg340℃左右)的聚合物微孔膜作為鋰電池的隔膜,您覺得是否可行呢?

我個人覺得在現(xiàn)在的電芯技術條件下是不可取的,因為電池有個熱效應的,當溫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后,電池內部的反應會加劇,如果隔膜不及時關閉的話,正負極之間就會有鋰離子繼續(xù)傳遞,對電池的安全性能不好。嚴重的會爆炸的。如果技術成熟,有高安全的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匹配,應該是可以的。

 

7、對現(xiàn)在的正極材料發(fā)展怎么看,錳酸鋰。磷酸鐵鋰,釩酸鋰,硅酸鐵鋰,硅酸錳鋰,二元,三元。不知道樓主對這些材料有什么看法呢?

         1、鈷酸鋰:鈷酸鋰也是目前應用為廣泛的正極材料,鈷產生3.9V(vs.Li)的電勢平臺,對鈷酸鋰而言,對應于其理論容量,高達274mAh/g,實際容量可達155mAh/g,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對鈷酸鋰(LixCoO2,0<x<1)而言,當x=1 時,對應于其理論容量,高達274mAh/g,但在實際的循環(huán)過程中,當x>0.55 時,材料的容量發(fā)生嚴重的退化,其層狀結構傾向于塌陷。另外其資源緊缺也是限制瓶頸之一。
          2、鎳酸鋰:Ni4+/Ni3+電對能產生3.75V 的電勢平臺。它能可逆的嵌脫0.7Li,具有接近200mAh/g 的循環(huán)容量,但在實際中,很難得到這個結果。先在高溫下,由于Li的揮發(fā),很難合成化學計量比LiNiO2,高溫時六方相的LiNiO2 很容易向立方相的LiNiO2 轉變,這種鋰鎳置換的立方相的沒有電化學活性,而且這個反應的逆過程很慢并且不完全。此外在充放電過程中,LiNiO2還會發(fā)生一系列的結構變化,而導致嵌鋰容量的損失。實際上鎳酸鋰無太大實用價值。
         3、鎳鈷二元材料和多元復合材料:由于半徑相近,NiCo幾乎可以以任何比例形成固溶體。近幾年來,多元混合摻雜的層狀氧化物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不同金屬原子比例的鎳鈷錳多元材料得到了研究,但是顆粒形貌和粒度分布不得到有效的控制,只有在足夠高的電勢下(大于4.5V)才能獲得180mAh/g 的容量,此外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鈷系材料的特點。
         4、尖晶石錳酸鋰:與鈷酸鋰和鎳酸鋰相比,錳酸鋰原料來源廣泛,價格非常便宜(只有Co10%),而且沒有毒性,對環(huán)境友好。曾一度被認為是替代LiCoO2的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尖晶石LiMn2O4的容量衰減主要來源于:一方面為強烈的電子-晶格作用,即Jahn-Teller 效應,在放電過程中,尖晶石顆粒表面會形成Li2Mn2O4或形成Mn的平均化合價低于3.5的缺陷尖晶石相,這會引起結構不穩(wěn)定,造成容量的損失。另一個方面在于循環(huán)過程中Mn的溶解流失,由Mn3+很容易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Mn2+Mn4+;Mn2+溶解于電解液中而造成Mn 的流失。所以一直以來市場受到嚴重限制。
         5、橄欖石型磷酸鐵鋰:這個就不多說了,研究比較火熱,除了現(xiàn)在A123做的比較好之外,其它都是小打小鬧的!
         6、至于釩酸鋰,硅酸鐵鋰,硅酸錳鋰這些都還處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研究的人比較多,優(yōu)點也不少,但是其缺陷性也比較大,要應用的話還要看大家的研究進展狀況,估計還要一段時間的磨合,而且釩酸鋰的污染比較大,也有毒啊。

 

8、實驗室粉末微電極及三電極體系好是如何制作,用什么材料制作?

這里有個三電極的資料,可以參考。粉末微電極我用的少,沒有對其做過研究啊。

 

9、我們現(xiàn)在在測試原料的水分含量   現(xiàn)在想問哈原料含水量在千分之一左右,甚至低于千分之一,有沒有必要進行烘烤,目前想把一些沒有必要烘烤的材料不烘烤了,這個有什么后患沒?

如果材料的失重率低于千分之一的話可以不進行干燥處理,后續(xù)是沒有影響的!

 

10、我是研究超級電容器方面的,肯定對一些電極材料做電化學測試其性能是必不可少的!我想問問兩電極和三電極測試到底有什么實質性的區(qū)別?僅僅是有無參比電極的問題嗎?再者如果沒有參比電極的話,測試的圖形好像不是很穩(wěn)定?它們測試的CV圖有什么不同呢?哪個測試方法要準確一些呢?謝謝指導!

二電極: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三電極:工作電極/輔助電極與參比電極。裝置在工作的時候,會產生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三電極體系因為參比電極的作用能夠的控制電勢差,減少誤差。二電極法操作簡單,但由于無參比或參比與隊電極是一個,所以比較適用于恒電流沉積;三電極稍微復雜,但適于恒電位,恒電流,循環(huán)伏安,脈沖等等各種電化學沉積。但是總體上來說的話,兩電極和三電極并沒有實質區(qū)別的,關鍵在于你研究的體系,兩電極法對設備要求簡單,應用較多。而三電極法雖然誤差較小,但是裝置搭建和對儀器設備的要求也較高,故在我們的研究體系中我們采用的是兩電極的方法進行研究的。
如果從應用上來說的話,1.假如要表征一個扣式電池(或者是其他得電池)得總體阻抗得話,一般選擇兩電極體系,即裝配好得扣式電池即可;假如要表征材料得性質,要用到三電極體系,因為參比得引入消除或者減少了對電極得影響,更能表征研究對象得電阻。

 

11、超級電容器中隔膜具體有哪些作用?謝謝

1、有效隔離正負電極,阻止活性物質遷移,防止電子導通,保證超級電容器內部不短路和不自放電。2、能使兩極之間進行離子交換,進行電荷富集,從而形成電源電動勢。3、極低的面電阻,以免大電流充放電時引起電容器發(fā)熱和輸出負載電壓下降。4、電解液吸附和儲存能力。

 

12、問一下怎么看待目前鋰電池中電池安全性的問題,有什么新方法、新工藝對提高安全性有幫助?謝謝!

先我想引用毛煥宇說過的一句話詮釋一下這個問題:他說&ldquo;他相信通過電池材料技術、制造技術的不斷改進,鋰電池的安全問題能夠終解決&rdquo;。
一、電池材料技術
       1、要我比較推崇隔膜的一些改進,聚合物改性隔膜和無機有機聚合物改性隔膜,不管是后處理還是制程處理,都能夠顯著的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尤其是電池的濫用安全性能。比如:德固賽獲得**的創(chuàng)新性產品SEPARION&reg;隔膜使汽車工程師們夢想成真。這是一種經過陶瓷浸漬涂層的以PET聚合物為基體的材料,具有相應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在生產中,德固賽使用由氧化鋁、氧化鋯和氧化硅組成的特殊混合物高柔性聚合物無紡布,從而制造出可彎曲的隔離膜;AsahiKasei Inorganic-blended separator (日本旭化成無機混合隔膜),此隔膜的空孔率在提高到5070%的同時,還將電阻降低到了以往產品的一半。(以上這些資料我在小木蟲內均有共享的,有興趣可以看看)但是這些改進能夠正式投入使用的都是一些國外的企業(yè)和研究院所,中國在這方面還要大力加強研究力度。
        2、正負極材料,這一方面的話做的事情比較多,研究的人也不少,大多都停留在表面包覆改性,摻雜等上面,不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實際上能夠發(fā)揮很大作用的寥寥無幾了。要徹底改善這些害的從源頭開發(fā)新的高安全性能材料著手。這方面在日本和美國做的比較多,比如美國阿貢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等。

        3、電解液,對于現(xiàn)有的液體電解液只要考慮開發(fā)溫度穩(wěn)定范圍寬、導電率好的鋰鹽,如M公司研究HQ-115,即二-(三氟甲磺酰)亞胺鋰電解液鹽,另一方面就是開發(fā)出電化學窗口較寬,熱穩(wěn)定,可以適當添加一些合適的電解液添加劑等。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等對此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另外就是:以聚合物電解質代替有機電解質,在凝膠電解質中添加納米惰性無機填料,固體聚合物電解質,日本大曹(DAISO)株式會社采用一種醇類橡膠聚合技術形成現(xiàn)有的固體電解液,其具有優(yōu)異的導電性能和電化學穩(wěn)定性。
 

二、制造工藝技術:主要把握漿料分散技術,電芯一致性技術(提高電池一致性),電源管理系統(tǒng)。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術問題,再此不做深入介紹,可以參見我發(fā)的一些資源帖。
 

13、能不能說一下怎么樣從隔膜方面評價一個電池的好壞,都有哪些測試方法?怎么去測?謝謝

這個在我發(fā)的一些關于隔膜的資源帖里有介紹的,可以自己下載去參考。主要關注隔膜的主要性能包括透氣率、孔徑大小及分布、孔隙率、力學性能、熱性能及自動關閉機理和電導率等。透氣率是透氣膜重要的物化指標,由膜的孔徑分布、孔隙率等決定。其次就是做成電池按照安全測試標準進行電池的安全測試!

 

14、我是做鋰電導電劑的,尤其是動力鋰電用導電劑。能不能告之這方面的市場情況?目前國內動力鋰電公司用的哪種牌號的導電劑呢?價位多少啊?謝謝

現(xiàn)在一般的導電劑都可以作為動力電池用的,如S-P,KS-6,AB,炭黑等。但是你要做比較高端的動力點吃的話,這些有些力不從心的。可以參見:日本產動力型鋰離子電池超級導電劑,科琴黑:用于鋰電行業(yè)的有ECPECP-600JD,是目前鋰電行業(yè)的一顆新星,它有幾個優(yōu)點:1.純度高;雜質多了會對電池的安全、穩(wěn)定性、循環(huán)性等都有很大負面影響。2.添加量低;  是普通超級導電炭黑的1/3,甚至1/5。當然價格業(yè)貴些。 3.生產高倍率和大容量以及大電流鋰電,推薦用ECP,好用ECP-600JD。這兩只產品對倍率、容量、電流密度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分散比較難。另外一種就是CNTs,關鍵看你的工藝分散工藝是否成熟,如果CNTs用好了,可以大幅度提升電池的倍率和安全性能。

 

15、請問用共沉淀法在LiFePO4中摻Mn的關鍵是什么,是調節(jié)PH嗎?找一個合適的PH Domain使兩者沉淀,同時又不會產生其他雜質沉淀嗎?

具體的制備你可以參見《G. Nuspl, L.Wimmer and M. Eisgruber, WO2005/051840, 2005》這篇**。摻錳后有利于提高電池的比容量和電壓。

 

16、鋰電菜鳥!請教:我現(xiàn)在是重復實驗,可是按照文獻上合成出的LiMn2O4,裝成模型電池,可是怎么做都達不到文獻上的結果!什么50次、100次循環(huán)后容量保存率98%以上!我的材料根本達不到,一般10次以后就衰減到50% ~!不知道有哪些原因啊?XRD測試表明是純相LiMn2O4!

并不是說你合成出了錳酸鋰,XRD測試也表明你的是純相LiMn2O4,那么你的性能就一定會好。這與你合成出來的材料的物化性能(如粒度,比表面積,振實密度等)息息相關的。一般文獻可以借鑒,但是不可以純粹模仿,因為人家有些關鍵的步驟或者添加了其他物質是不會寫進去告訴你的。一般來說純相的錳酸鋰性能是比較差的,如果你不進過相應的改進。主要體現(xiàn)在在循環(huán)過程中錳離子的溶解,Jahn-Teller效應和氧缺陷。建議你再查閱錳酸鋰改性的相關文獻看看,建議在合成的時候提高氧含量和燒結時間,提高材料中錳的價態(tài)。摻雜元素主要有:LiMg、Zn、Ni這些可以調高錳的價態(tài)。另外Cr、Al、Ga等可以改變其晶胞參數,提升提穩(wěn)定性能。

 

17、我也問一個初級的問題,三元氫氧化物前驅體制備過程中,金屬離子、氨水、堿溶液濃度該是什么濃度?

參考值:金屬離子0.5-3mol/L均可以,鎳、鈷、錳鹽的比例按照你要合成三元材料的組成成分進行添加,如LiNi1/3Co1/3Mn1/3O2,則按照1:1:1進行添加。氨水210mol/L,堿溶液濃度210mol/L。具體視工藝調節(jié)。

         這個沒有一個確數,也沒有一個國家標準,工業(yè)上面各個廠家的配比也有區(qū)別。為了考慮產能的問題,工業(yè)上的鹽溶液濃度會盡可能高,但是同時也要考慮溶解度得問題,一般至少在2M以上。如果你要做實驗,好采用一個穩(wěn)定的鹽溶液總濃度,因為一個穩(wěn)定的方法下,鹽溶液濃度和氨水濃度、堿溶液濃度都有關,你一個變化,其他都要跟則變化。如果能夠保證溶解的話,你把鹽溶液濃度盡量提升都沒事,這樣產能更大。氨水一般采用濃氨水,摩爾濃度一般在10M以上。堿的濃度一般在6M以上,你配到10M也是可行的,但是同樣的,氨水在堿溶液中的含量也需要跟著變化,因為你反應中控制的是pH的穩(wěn)定,你反應液的濃度一變化,為了維護體系pH的穩(wěn)定,相應的其他溶液的濃度就要跟著變化,而隨著鹽溶液的濃度的變化,作為絡合劑的氨水的濃度也要變化。
    以上這些都沒有一個確數,如果在研究初期一定要有一個基準開始實驗的話,我建議你從鹽溶液2M的總濃度,堿溶液56M的濃度,氨水在堿溶液中的含量可以作為變量作為你實驗需要研究的數據之一來進行考察。一般氨水的量多一些比少一些要好,至少粒度、振實密度都能上去,生長的比較有序,但是太大容易母液變藍,從而產生很多未反應的游離粒子,從而降低產能,影響環(huán)境,并造成偏析。所以,氨水的含量建議你從大的含量開始往小得實驗,找到合適的值。

 

18、我看到文獻上沒有改性的LiMn2O4循環(huán)性能也比我的好很多??!還有就是做極片的時候,怎么防止烘干開裂??!我看到很多人碰到這樣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么有?

先,不要盲目相信文獻上的東西,文章里面幾分真幾分假幾分藝術加工自己寫過都清楚
其次,影響你材料性能的因素太多了,包括你的前軀體制備工藝、前軀體性能Li/Me比、焙燒工藝、破碎工藝、電池組裝和測試制度,甚至和天氣氣候都有關系,盲目的去拿自己不成熟的東西和文獻比沒有意義,不是說你一個材料做的不如文獻上說的好,就一定是什么大問題。
      我建議你先采用一個穩(wěn)定的電池組裝和測試的制度,在此基礎上,進行正交試驗,對于一系列影響性能的因素:包括前軀體制備工藝、混料工藝、焙燒工藝、破碎工藝等進行研究,測試一系列材料的性能,這樣的數據才有反應實際情況。

 

19、如果是要做球形三元前驅體的話,又要注意哪些因數呢?另外在實際工業(yè)中又是如何避免錳氧化的呢?

關鍵因素:pH的控制、溫度、攪拌轉速、絡合劑(氨水)的含量;這幾個控制好了,球形度不是問題。

錳的氧化主要是在反應中控制,反應釜中需要通入氮氣氣氛保護,一直到反應結束為止,料放出來了就不用管了。另外,錳的避免氧化主要是在反應過程中進行的,因為錳的氧化嚴重影響到前軀體的結構和球形度,而當前軀體生長完全之后,也就是出料之后,錳的氧化就不用理會了,在焙燒過程中,相反要提供充分的焙燒條件,讓錳被氧化到高價態(tài),從而提高材料的電性能。

 

20、我想請問一下現(xiàn)在LiMn2O4高溫改性的新方向?

高溫性能的改進涉及電極/溶液界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體相摻雜、表面相摻雜、減小比表面、電解液組成優(yōu)化、采用能夠捕獲質子作用的電解液添加劑、以及能夠吸收氧氣的電極材料添加劑等。其復雜性不是一般就能解決的。不過我個人覺得的話,采用表面包覆處理還是有效的辦法,表面包覆的物質包括:各類無機氧化物,鈷酸鋰材料等。但是其包覆的厚度需要嚴格控制。如果可以將其做成表面包覆的錳酸鋰殼核結構的話應該還是蠻不錯的一條技術路線。

 

21、弱弱地問一下,在目前研究負極材料中,石墨,Si基,Sn基,鈦酸鋰等等,就目前文獻看,需要均往納米方向靠,什么納米管,納米棒之類,個人感覺工業(yè)化起來確實比較難,請問專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再者,如何看待目前正研究的這些負極材料的優(yōu)缺點的....謝謝....

我也覺得工業(yè)化起來確實比較難,不過目前的話,對于硬碳,合金,鈦酸鋰負極材料的話其工業(yè)化已經開始了,不少的大公司已經開始采用或者有的已經都用了好幾年了,不如硬碳,三星就早在好幾年前就開始工業(yè)化用作負極材料制作鋰電池了。鈦酸鋰也已經有突入使用的,比如東芝和國內的銀通等。但是對于硅碳等則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也有的一些材料企業(yè)做的還不錯,如BTR、杉杉、日本很多企業(yè)也在研究的不錯。

 

22、您好,我問一下,磷酸鈦鋰做負極時,正極用什么?只能用磷酸鐵鋰嗎?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電極材料。水的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0.42.6V)限制了電極材料的選擇范圍。正極材料部分,之前的研究表明LiMn2O4,LiFePO4LiCoO2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而負極材料部分,一直都未出現(xiàn)一種相對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LiTi2(PO4)3 (LTP)作為負極材料的電極開路電壓為2.5Vvs Li/Li+),是目前一種接近2.6V分解電壓且能脫嵌鋰離子的電極材料。但是其正極材料的匹配上這個我倒是不太清楚,估計還要研究才能確定不同正極材料的匹配效果。

 

23、負極材料方面,如錫基硅基材料,除了提高其循環(huán)穩(wěn)定性還有沒有其它的機理方面的東西需要進一?

硅材料由于在嵌脫鋰過程中會產生嚴重的體積膨脹和收縮,從而產生破裂、粉化失效,導致材料結構的崩塌和電極材料的剝落而使電極材料失去電接觸。對于硅材料,目前人們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氧化物作為前驅體,在充放電過程中氧化物先發(fā)生還原分解反應,形成納米尺度的活性金屬;。另一種是采用超細合金及活性/非活性復合合金體系。我覺得機理方面要研究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對于其膨脹,失效模式,已經改進為什么會抑制一部分膨脹都以及膨脹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都是可以研究的。
      對于錫基材料的話,其儲鋰的機理以及改性后的機理機理,容量衰退是主要原因等都可以作為研究的對象。

 

24、我想請教一些關于鋰離子應用方面的知識,主要在通信領域有哪些方面,還有對鋰離子電池的要求。

通信領域的話現(xiàn)在用得多的就的作為儲能電站使用,防止突然停電帶來的通信障礙,起到應急供電的作用。然而儲能電池并非一般的動力電池可以取代,其必須滿足一下的基本要求:
 高電壓(>12V);高容量(u>5Ah) 高循環(huán)壽命(5003000,100%DOD);長儲存壽命(510,50%SOC);u 隨時充電;脈沖放電;惡劣環(huán)境適應性(高溫、低溫、酸性、堿性)。

 

25、對于硅材料,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是具有儲鋰活性的嗎?

SiOSiO2都有報道,SiO Li 反應的機理為,次放電過程形成Li-Si 合金和鋰硅酸鹽,其中的鋰硅酸鹽是不可逆的。后續(xù)的反應只是SiLi的合金化和去合金化。一般認為SiO2是電化學惰性的,不能直接和Li反應。但在2000年左右,有報道納米SiO2在顆粒尺度達到7nm左右時是具有電化學活性的,反應電位在0-1V(Li),其可逆容量達到400mAh/g 左右。

 

26、請問對負極用的SBR 粘結劑了解的多嗎?我現(xiàn)在想買一瓶這種SBR,但是,規(guī)格很多,不知道一般經驗是用什么樣的比較好,如分子量,其中苯乙烯的含量是多少?

建議你使用日本**的SBR:日本A&L株式會社負極粘結劑。公司主頁有具體的資料可以參考:http://www.n-al.co.jp/sbr/sbr_nal/sbr_nal_film.html
    另外關于CMC、SBR,推薦看這兩篇文獻:Journalof Power Sources 189 (2010) 108&ndash;113,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carbon-coated Si/B composite an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 STATE LETTERS :8,期:2  : A100-A103 出版年:2005  Enhanced cycle life of Si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 by usingmodified elastomeric binder。

 

27、我是今年剛畢業(yè)的學生,在一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公司上班,目前覺得自己學習空泛,工作開啟不明確,如何能更好的了解這個行業(yè),能將公司的生產流程等學的更透徹呢,謝謝您能指導一下!

其實鋰電池這個行業(yè)是有很多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明白的,你覺得&ldquo;目前覺得自己學習空泛&rdquo;,說明你的心態(tài)還沒有回歸,建議你先要擺正心態(tài),把你的工作當成你的事業(yè)來看待,這一點真正做到的人不是很多哦。
    對于鋰電池的學習,先建議你從基本的東西入手,從鋰電池的原理,包括所用的材料類型及其性能(這些要了解的話也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一定要了解透徹),然后學習公司產品類型以及性能發(fā)揮,再學習鋰電池的制作工藝流程(包括每個工序的具體細節(jié),懂得怎么樣,為什么要這樣,不這樣會怎么樣,是否可以做的更好,有否改進的余地等方向去思考),包括漿料配方,混料方式,圖紙設計等。這些都是基本要掌握的,平時有時間的話還要利用網絡搜索大量的有參考價值的文獻,演講稿等資料。需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際結合理論方可有所了解!

 

28、有關于鋰離子電池設計方面的資料有嗎?對這一方面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591760&fpage=1這位專家總結說的不錯,可以去看看,參考一下,但是真正的電池設計圖紙只是基于此而來的,于此差距也有很大的區(qū)別的??梢宰鳛槌鯇W者參考!

 

29、你好!非常感謝你發(fā)起了這么精彩細致的討論,各個方面都有涉及到。真的了解到很多,想問一下有沒有二氧化鈦負極材料充放電機理的資料?非常感謝!

         二氧化鈦負極材料好像早是由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發(fā)現(xiàn)的,其能提高功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并具有快速充放電功能,能顯著減少充電時間,可用于鋰離子電池,也非常安全,持久耐用,可替代商用石墨,這就使它非常適合用于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也可進行其他高功率應用。
      納米二氧化鈦具有良好的快速充放電性能和較高的容量。經循環(huán)伏安研究表明,鋰離子在納米二氧化鈦中同時存在兩種動力學過程,即擴散控制的鋰離子嵌入-脫出過程和贗電容性的動力學過程,更好地釋放鋰嵌入和脫嵌過程中的應力,提高循環(huán)壽命,這也是與納米二氧化鈦的特殊結構相關的。由于納米二氧化鈦具有很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因此具有更廣泛的應用范圍。納米二氧化鈦是一種的鋰嵌入載體,插鋰電位在1.5-1.6V,形成Li0.91TiO2-B,具有優(yōu)異的可逆循環(huán)容量。有一篇論文好像講述了一些簡單的機理研究的,你可以去參考一下:《二氧化鈦及錫、鋰摻雜納米管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

 

30、文獻中常看到在某些鋰電正極材料中,存在陽離子&ldquo;有序/無序&rdquo;的問題,如摻Ni LiMn2O4中就存在Mn/Ni離子的&ldquo;有序/無序&rdquo;order/disorder)的問題。我個人目前不太確定的理解是,所謂有序無序是不同的陽離子在晶格中是否呈規(guī)律性排列決定的,至少存在局部的規(guī)律性才可稱得上&ldquo;(局部)有序&rdquo;。否則即為&ldquo;無序&rdquo;。鄙人才疏學淺,還請高人就這個問題給予指點,十分感謝!

對于鋰電正極材料來說,所謂的有序和無序并不是你理解的有序無序是不同的陽離子在晶格中是否呈規(guī)律性排列決定的,你這種理解是對于有序性晶格來說的,并不是說正極材料中各個原子在晶格中呈規(guī)律性排列就是所謂的有序,其實材料中每個原子在晶格中都有其固定的位置的,如果某個原子的位置被其他與其相類似的原子占據了,使其原子之間形成了錯位,這樣的才能成為無序,但是你不能說它的晶格是無序的啊。例如摻NiLiMn2O4中,尤其是Ni含量較高的材料中,由于Ni2+的離子半徑與Li+的半徑很相近,兩者容易相互占領各自在晶格中的位置,從而造成批次之間錯位,形成無序材料,影響鋰離子的遷移。這就需要在合成工藝中控制其相互占位,使其各自歸位,合成出的材料才能是有序的。但是有的材料,比如鈷酸鋰,當Co2+Li+成規(guī)律性層狀有序排列時,其電壓僅為3.78V,但是當他們錯位排列呈現(xiàn)無序型時,其電壓為3.99V。所以不能籠統(tǒng)的說材料怎么排列就是有序和無序的,應該從其性能上來分看起是有序還是無序。個人覺得性能能后提升的排列即為有序排列,性能不好,在整齊的晶格排列也是無序的排列。

 
 
標簽
相關資訊
TOP
友情鏈接:
智能單機
新能源專用納米砂磨機系列
棒銷式納米砂磨機系列
直驅節(jié)能棒銷砂磨機系列
雙動力納米砂磨機系列
超大型臥式砂磨機系列
干法研磨系列
實驗室砂磨機系列
渦輪式納米砂磨機系列
盤式超細砂磨機系列
高粘度臥式砂磨機系列
立式納米砂磨機系列
珠磨機系列
超聲波棒銷式砂磨機系列
行星攪拌機系列
籃式研磨機系列
真空均質乳化機組系列
分散攪拌機系列
釜與罐系列
三輥機研磨機系列
工業(yè)配套設備
智能產線
江西某企業(yè)年產5萬噸固化劑成套設備生產線
一體化農藥成套設備
鈉電正極材料(聚陰離子)中試生產線
石墨烯生產線
氧化釔產線
褐煤漿料生產線
托瑪琳功能性涂料生產線
水系導電混合漿料生產線
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生產線
電子漿料(5G濾波材料,導電漿料,屏蔽材料,線路板油墨等)全自動生產線
膠印油墨,UV油墨,色膏高效自動化生產線
納米色漿,染料等自動化生產線
各類樹脂、防腐涂料、工業(yè)漆自動化生產線
液體油墨(凹版,柔版,噴墨)、高檔油漆自動化生產線
油性工業(yè)涂料自動化項目
行業(yè)案例
鋰電池材料
電子陶瓷/MLCC
納米新材料
石墨烯
5G/半導體
食品/醫(yī)藥/化妝品
涂料/油墨/膠黏劑
農藥
服務支持
售前支持
售后支持
常見問題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行業(yè)資訊
砂磨機百科
關于勵岸寶
公司介紹
資質證書
人才招聘
聯(lián)系方式
服務熱線
0519-85129199
0519-89669186
銷售電話:18961157358
郵箱:sales@liaebosandmill.com
集團總部:常州市新北區(qū)薛家順園路28號
    
    微信公眾號        抖音號:LIAEBO
Copyright ? 2009-2022 常州勵岸寶機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砂磨機,納米砂磨機,臥式砂磨機,棒銷式砂磨機,實驗室砂磨機,大流量砂磨機等 | 蘇ICP備16041579號
Copyright ? 2009-2022 常州勵岸寶機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砂磨機,納米砂磨機,臥式砂磨機,棒銷式砂磨機,實驗室砂磨機,大流量砂磨機等 | 蘇ICP備16041579號 |
友情鏈接: 納米砂磨機 實驗室砂磨機 珠磨機 行星攪拌機 網站地圖